焊接熔池内的气相(体)来自何方?池内有几种气体,各自产生什么影响?

发布时间: 2019-10-22作者:baile100浏览量:
答:焊接区域焊接熔池内的气体主要来源是焊接材料焊件坡口上的铁锈、油污及吸附在表面的水分;也可能来自于大气。
焊接熔池的气体随焊接方法、焊接电流、极性、药皮及焊剂成分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,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、H2和水蒸气;另外,因熔池保护不当,还有来自空气中的N2等,这些气体一旦侵入熔池,将对焊缝的性能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。
(1)氮气的影响氮气主要来自周围空气,在高温时溶于熔池,并能继续溶解在凝固的焊缝金属中。随着温度下降,氮的溶解度降低,析出的氮与铁形成化合物,以针状夹杂物形式存在于焊缝金属中。
氮的含量较高将对焊缝金属的综合力学性有较大影响,如硬度和强度提高,塑性降低。此外,氮也是形成气孔的原因之一。由于氮主要来源于空气,故电弧越长,氮侵入熔池也越多;熔池保护越差,氮侵人也越多。
(2)氢气的影响氢主要来自受潮的药皮或焊剂中的
 
水分、焊条药皮中的有机物、工件表面的铁锈、油污、油漆等物  质、坡口上的有机物及气体保护焊中保护气体内的杂质。在  高温电弧作用下,电弧区域中的氢主要以原子、离子及分子形  态存在。当弧柱中的温度大于5000时,氢主要以原子形态  存在,分解度大于96%;当温度低于2000K时,主要以分子形态存在。  根据氢与金属的作用特点,可把金属分为两类。第一类  是能形成稳定氢化物的金属,如锆、钛、钒、钽、铌等。这些  金属在吸收氢不多时与氢形成固溶体,而吸收较多时则形成氢  化物。在300-700℃的温度范围内,氢的吸收量较大;温度  高于700℃时,氢的吸收量迅速减小,主要原因是氢化物分解,氢可扩散逸出。因此,焊接这类金属及合金时,必须防止在低温下吸收大量的氢,否则会影响焊缝金属性能。第二类是不能形成稳定氢化物的金属,如铁、铝、镍、铜、铬、钼等。但氢能溶于这类金属中,随着温度的升高,氢的溶解度也增加。氢在第二类金属中的溶解度会发生突变,这往往是造成焊接缺陷(如气孔、冷裂纹)的主要原因之
焊缝金属中的氢大部分以原子或离子形态存在。由于氢的原子或离子的半径很小,一部分氢可在焊缝金属的晶格中自由扩散,这称为扩散氢。部分扩散氢随着时间的延长,可从焊缝表面逸出;还有一部分氢聚集到金属的晶格缺陷、显微裂纹或非金属夹杂物的空隙中,结合成分子,不能自由扩散,称之为残余氢。
就钢的焊接而言,氢的危害是很大的,它包括两方面:一  方面是暂态现象,包括氢脆与氢白点,这类现象经过时效或热  处理后可予以消除;另一方面是气孔和氢致裂纹(冷裂纹)  这是永久现象,不可消除。氢脆和氢白点使钢的塑性、韧性大  58为下降;而冷裂纹往往导致结构的直接脆断破坏。此外,残余在焊缝金属中的氢还会产生很大的组织应力,它是延迟裂纹的源头。
(3)氧的影响氧是一个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元素,它主要来源于药皮、熔剂中的水分盐类、氧化物、有机物等,它们在高温时分解,有时空气中的氧也会侵人熔池;此外,有的气体保护焊保护气体(如CO2)本身就是氧的主要来源。根据氧与金属作用的特点,分为两种情况:一种是焊接氧与金属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,生成固态与液态时都不溶解的氧化物,如镁和铝等的氧化物;另种是氧与金属发生反应,生成的氧化物能溶于相应金属中,如铁、钨铜、钛等氧化物。在电弧的温度为5000 K时,氧的溶解度可达96.5%(体积分数),可见氧在电弧中以原子状态存在。随着温度的升高,氧在液态铁中的溶解度将增大,氧以原子和氧化亚铁( FeO)两种形式存在。当液态铁中含有其他合金元素时,随着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,氧的溶解度下降。含氧量的增加将使金属的硬度、强度、塑性明显下降,尤其是低温冲击韧度急剧下降;此外,还会引起热脆冷脆和时效硬化,并对焊缝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,如减弱导电性、导磁性与抗腐蚀性,产生CO气孔及引起焊接飞溅等。在焊接有色金属时,氧的危害更突出。


微信二维码

上一篇:如何理解钢的状态图?

下一篇:焊接熔渣对焊缝的作用是什么?

×
复制成功
微信号: 18928277056
添加微信好友, 详细了解产品
知道了
返回顶部